欢迎光临深圳恒享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官网
全国服务热线:0755-27099059

深圳恒享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

深圳恒享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Shenzhen Has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Co., Ltd.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常见问题
关于微絮凝-超滤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工艺参数研究

发布日期:2024-12-30


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,电镀废水处理方式也越来越多,今天给大家介绍电镀废水微絮凝-超滤工艺参数研究分析我们不妨进来学习一下。

电镀废水含大量重金属离子、氰化物、有机物等,处理不当会严重污染环境,其处理方法包括混凝絮凝、化学沉淀、离子交换、膜过滤和高级氧化等。其中,膜过滤能耗低、操作简单、分离效率高且易于与其他技术集成,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。超滤膜孔径范围为10~100nm,能去除水中溶解性大分子和悬浮微粒,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5,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。然而,超滤过程中的膜污染会导致渗透通量下降。通过絮凝预处理,使废水中的不稳定小颗粒团聚成大颗粒并脱稳沉降,可以减轻膜污染。为提高絮凝效果,通常将无机絮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合硫酸铁(PFS))和有机絮凝剂(如聚丙烯酰胺(PAM))复配使用。但由于进水水质不同,絮凝剂用量及复配比不能一概而论,需要实验得出。本文以青岛正茂电器有限公司的电镀二级出水为进水,探究絮凝剂PAC的[敏感词]用量及与PAM的复配质量比,并考察微絮凝-超滤耦合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,旨在寻求一种经济合理的电镀废水深度处理技术。

实验材料和方法
(1)材料与仪器实验试剂:PAC、PAM、硫酸肼、六次甲基四胺、硫酸银、重铬酸钾、硫酸汞、浓硫酸等。仪器:杭州赛菲SF-SA低压膜通量测试仪(搭配孔径0.01μm的聚砜超滤膜)、HACH2500分光光度计、HACHCOD加热反应仪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、分析天平等。实验用水的水质情况见表1。后续评价指标以浊度、UV₂54、膜通量为主。

11.png

表1  电镀废水水质指标(2)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微絮凝-超滤耦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,主要研究不同用量絮凝剂的处理效果,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。

22.png

图1  实验流程图PAC[敏感词]投加量:单次试验进水量为800mL,PAC浓度范围0~11mg/L,搅拌1min(快速搅拌(300r/min)10s,中速搅拌(100r/min)20s,慢速搅拌(30r/min)30s),抽滤,取滤液做超滤实验并分析,分析指标及方法见表2。

33.png

表2 检测指标及方法PAC与PAM复配比:根据[敏感词]PAC投加量,设计复配梯度为每5mgPAC加入0.1~1mg的PAM。向系统中投加[敏感词]质量的PAC,快速搅拌5s,再加入不同质量的PAM,搅拌1min,搅拌设定及后续操作同上。反渗透预处理评估:分析[敏感词]条件下微絮凝-超滤耦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出水的各项指标,淤泥密度指数(SDI)测定的压力为0.21MPa,透过膜的孔径为0.45μm,计算公式如下。

44.png

 

其中,to和t₁₅分别为0.21MPa下500mL进水的初始过滤时间和处理15min后的过滤时间。

测试结果


(1)絮凝剂PAC[敏感词]投加量的确定。不同PAC投加量对膜通量、出水UV254及浊度变化的影响如图2~图4所示。0.25MPa下,超滤的初始通量为185L/m²·h,膜污染程度通过膜通量降至60%的时间来衡量,见图2。

55.png

图2  PAC投加量对膜通量的影响低于5mg的PAC投加量难以改善膜污染,用量增加到10mg,膜污染程度大大改善,而继续投加到11mg时,膜污染反而加重。

66.png

图3 PAC投加量对UV₂54去除率的影响图3表明,加入PAC后,絮凝段的UV₂₅₄普遍降低10%~20%;投加量为5mg时,总UV₂₅₄显著降低90%。总的来说,5mg的PAC可以实现[敏感词]的UV₂₅₄去除效果。

77.png

图4  PAC投加量对浊度的影响

如图4,PAC投加至3mg时,浊度去除率达到92%的[敏感词]水平。而絮凝后再经超滤处理,出水的浊度普遍低于0.3NTU,因此最终的浊度去除率在95%以上。(2)絮凝剂PAC与PAM的复配。不同复配比对膜通量、出水UV₂₅₄及浊度变化的影响如图5~图7所示。图5表明,随着PAM用量增加,浊度去除率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。PAM用量0.3~0.4mg时,浊度去除率高达90%;而加入1mg时,过量的PAM不仅弱化了处理效果,还会增加成本。

88.png

图5 不同PAM复配量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根据浊度分析结果,研究0.1~0.9mgPAM复配量对膜污染的影响,见图6。PAM复配量为0.1mg时,膜通量在20min内降至60%,随后降幅减缓。复配量增加,膜污染随之加剧。

99.png

图6 不同PAM复配量对膜通量的影响

100.png

图7 不同的PAM复配量对UV₂₅₄去除率的影响如图7,加入PAM后,絮凝段的UV₂₅₄显著下降,说明PAM与PAC的复配有助于絮凝。在0.1mg的复配量下,UV₂₅₄4去除效果[敏感词]。

101.png

表3 微絮凝-超滤耦合工艺处理后的废水水质分析结果(3)微絮凝-超滤耦合处理电镀废水。在[敏感词]PAC与PAM投加量下,经微絮凝-超滤耦合处理的出水水质如表3所示。

分析与讨论

(1)絮凝剂[敏感词]投加量的确定。根据前述结果,同时从实际生产的经济角度出发,[敏感词]PAC投加量为5mg,PAC与PAM的[敏感词]复配比为50:1,即每处理100mL废水需要5mgPAC和0.1mgPAM。(2)微絮凝前处理对超滤工艺的影响。微絮凝处理有助于减轻废水对超滤膜的污染,但过量的PAC反而会加重膜污染。这是因为PAC过量时,过多的铝离子吸附了废水中的电负性小颗粒,使水合物趋于稳态而难以沉降。此外,由于PAM分子量较大,使用过量也会使膜污染加剧。因此建议投入适量PAC并尽量减少PAM用量,以提高出水水质并降低膜污染风险。(3)微絮凝-超滤耦合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工艺的评估。为保证反渗透系统的稳定运行,通常要求进水水质的SDI≤5。结果表明,微絮凝-超滤耦合工艺可以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。

结 论

 本文探究了微絮凝-超滤耦合工艺处理电镀二级出水的相关条件,研究表明,该工艺中絮凝剂PAC的[敏感词]投加量为50mg/L,PAC与PAM的[敏感词]复配比为50:1。通过分析出水水质的SDI、浊度、CODcr等参数,证明该工艺可以用于反渗透深度处理电镀废水的预处理。此外,微絮凝-超滤耦合工艺能改善膜污染,利于超滤的稳定运行。

以上便是微絮凝-超滤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工艺参数研究,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和提高处理效率,该工艺在未来能为电镀行业提供更有利的环保解决能力。


     

        图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

上一篇:电镀工序质量控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?
下一篇:钛合金锻件表面处理的四步法法则
相关问题